近日,有消息传出全球呼吸机巨头德尔格将在大中华区裁员。
相关文件显示,德尔格大中华区2024财年迄今为止的业绩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了三分之一,同时也低于今年的预期。2024财年四季度预测的经营业绩也将面临同样的情况。
德尔格大中华区将启动业务和架构优化行动,将影响到医疗和安全部门的员工,受影响员工数量为中两位数。
近两年增员200人
德尔格是医疗和安全技术的国际先行者。德尔格于1889成立于德国吕贝克,作为一个家族经营的企业已经历经第五代,走向了全球并且列入 DAX 指数。早在1994年德尔格便将医疗业务落地中国上海,今年正值其入华三十周年,德尔格中国已经成为德尔格全球业务中的第三大市场。
2024年初,德尔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潘嘉博(Polivka Gabor)在采访中透露,近两年不少跨国公司都在裁员,德尔格反而逆势而上,增加了近200个工作岗位。
不过德尔格最新的的三季度财报显示,2024年前九个月,医疗部门订单总额(扣除货币效应)下滑2.1%,降至13.685亿欧元,而去年同期为14.107亿欧元。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呼吸机需求的急剧减少,去年同期则因中国市场的异常需求高峰而备受提振。值得注意的是,体温调节产品订单量的显著增长为整体表现增添了一抹亮色。
同期,医疗部门净销售额也遭遇了4.6%(扣除货币效应)的降幅,减至12.853亿欧元,相比之下,2023年前九个月的净销售额为13.592亿欧元。这一下滑主要归咎于亚太地区净销售额的显著萎缩,正如预期,这与中国市场的影响紧密相关。去年同期,该部门还从交付能力的显著提升中受益。
进入第三季度,医疗部门订单总额继续下滑3.4%(扣除货币效应),降至4.684亿欧元,而去年同期则为4.931亿欧元。
结合文首德尔格文件的叙述,疫情需求的消退以及中国市场环境的持续变化,是本次组织结构优化和人员裁减的主因。
俄国市场受GE医疗、迈瑞夹击
此前,德尔格是俄罗斯医疗产品的市场领头羊,但因严格遵守出口规定,战争爆发后,其市场份额在2022年惨遭腰斩,相比之下,美国竞争对手GE公司市场份额保持不变,而中国迈瑞公司市场份额则翻了一番多。
此外,成本上升也成为公司的一大困扰。Stefan Dräger指出,吕贝克的能源成本从每千瓦时6.9欧分飙升至47.6欧分,幸运的是公司生产能耗不高。更令人担忧的是,工资成本的大幅上涨,2023年至2024年间,德尔格员工的薪资将整体上调8%。
疫情期间扩张的一部分产能,也成为了闲置资本。德尔格为应对FFP口罩的高需求,扩建了瑞典和南非的生产基地,并在英、法、美等国新建工厂。然而,随着需求回落,这些产能如今大多闲置。尽管公司仍在维护这些设备以备不时之需,但面对机器的折旧与缺乏待机订单的现状,报废风险日益凸显。
今年,呼吸机行业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动。6月,据外媒报道,飞利浦决定关闭其位于匹兹堡的伟康业务总部,导致300名员工面临裁员。同月,呼吸麻醉领域的巨头Vyaire Medical也宣布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第11章),并筹划出售部分业务以求自救。早在2月,美敦力就已正式宣告退出呼吸机市场,为行业再添波澜。
呼吸机产业如今矗立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实现转型与重生的契机。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频发,持续推高了对医用呼吸机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市场的不断拓宽,后疫情时代全球呼吸机市场正稳步迈向持续增长的新篇章。未来,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呼吸机行业的最新动态。
目前德尔格呼吸机在国内市场份额排行也位居第一梯队。据众成数科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共有2176条呼吸机产品招采信息,采购数量为4836台,采购金额为8.17亿元;共覆盖997家采购单位,1250家中标单位。主要品牌及金额占比为迈瑞(31.91%)、德尔格医疗(16.40%)和科曼(12.56%)。
邮件:edward-niu@joeymedical.cn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楼一工六路灿博科技园A区二栋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