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鱼跃医疗的并购规划
10月25日,鱼跃医疗接受256家机构调研,当天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于对未来外延并购的展望,公司回应:
并购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手段,公司一直在关注海内外并购机会,在充分考量全球政经环境、自身战略方向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推进投入,并探索与更多优质公司合作的可能性,竭尽所能为股东谋求长期、可持续的回报。
同一天,公司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9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46亿元,同比增长49.78%。
归母净利和现金流量净额增速均高于营收,意味着鱼跃医疗正在持续释放利润潜力。
另外,鱼跃医疗合并报表层面账上现金达70.51亿元,为投资并购备足了弹药,后续的并购动作令人期待。
实际上,在公司上市后鱼跃医疗就开始了频繁的并购,其中比较重要的收购包括:
2009年,收购苏州医用品厂,拿下“华佗”品牌及业务;
2015年,以6.9亿元收购上械集团100%股权,取得“金钟”品牌;
2016年,斥资8.27亿元,获得了“安尔碘”消毒液和“洁芙柔”,是国内医院感染和控制领域的第一品牌;
2017年,全资收购德国国际急救品牌“普美康”,将半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收入囊中;
2019年,分别花费8000万元进入眼科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市场,六六牌眼科器械、六六牌眼科显微镜连续多年被认定为江苏名牌产品;
2021年,4.08亿元收购凯立特医疗51%股权,推出“安耐糖”血糖监测产品(CGM)。
其中,收购上械集团同时,鱼跃医疗也获得了上械所在的土地使用权。2022年12月9日,虹口土发中心为实施新的城市规划,与鱼跃医疗及其子公司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签订了收储地块协议,约定收储土地面积38,490平方米,建筑面积29,457平方米,搭建面积5,574.7平方米,约定综合补偿金额为人民币近10亿元(999869000.00元)。
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获得该项土地补偿金2.32亿元,在当季贡献了33%的归母净利。
一系列的收购让鱼跃医疗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该公司营收为2.89亿元,净利润为3849.66万元,但到2020年,公司营收已达67.26亿元,净利润为17.59亿元,十年收入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2.50%,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7%。
2008年,鱼跃医疗最低市值为11.5亿元,到2023年6月19日,公司市值为347.66亿元,增长近30倍。
今年6月鱼跃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出资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与参与方共同投资设立基金,规模为3亿元人民币,将以医疗器械产业链为核心,布局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上游,探索创新诊疗技术等。
公司与上海盛宇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丹阳盛宇高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 伙)、上海锍晟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江苏中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松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参与方共同投资设立南京盛宇黑科新智造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为盛宇投资。
基金管理人盛宇投资此前与鱼跃医疗有过多次合作,2016年,鱼跃集团和盛宇投资、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中心共同设立苏州盛宇医疗天使基金;2019年,盛宇投资联合鱼跃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江苏盛宇黑科医疗健康投资基金,规模为10亿。
另外,鱼跃医疗还曾在2020年发布公告称出资2亿元投资阿斯利康中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领域为医疗健康。2017年,出资2000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认购华盖基金,投资方向为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
在此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面对机构提问,2023年三季度的毛利率同比和环比都表现较好,请问对明年的毛利率有怎样的展望?
鱼跃医疗回答:“公司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有以下推动因素,首先,公司一直在不断地推出新品,而推出新品的目的,不仅要提升产品品质,使消费者获得更好、具备更高的性价比的服务,也要为提升公司的整体毛利率而规划设计。所以新品对毛利率提升的助力相较迭代前产品更大一些。
其次,就业务结构而言,随着公司经营发展的扩大,一些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传统产品占整体业务比重会有变化,高毛利新品占比会越来越高。公司未来也会持续从这两方面努力,加大研发投入并优化生产经营,促进新老产品迭代过渡,促进业务优质发展。”
今年9月,推出鱼跃Breathcare III三代睡眠呼吸机。这款产品凝结了过去10年鱼跃在呼吸机领域积累的216项知识产权,采用自研低噪高效风机和全新一体式气道设计,以舒适、安静、智能三大亮点,填补了国内睡眠呼吸机高端市场空白。
3月,鱼跃医疗新一代CGM产品安耐糖Anytime CT3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安耐糖Anytime CT3是一款免校准产品,采用酶膜创新工艺,拥有原创知识产权,主要针对不需校准功能的医疗机构及个体患者。整体MARD值达9.07%,可连续佩戴14天。
在急救板块,今年4月鱼跃普美康首批国产化Y系列AED下线。4月7日,鱼跃普美康Y系列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产品在国内获证,开启全面自主化国产AED生产和销售之路。
2021年至2022年,鱼跃医疗的净利步入下行区间,而疫情消退后, 鱼跃医疗业绩反而再度翻红,以下两大业务贡献卓著。
今年上半年公司呼吸治疗解决方案业务表现亮眼,实现同比109.99%的高速增长,其中,制氧机产品业务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达140%,呼吸机类产品业务增速超110%,雾化产品业务相关业务同比增速近70%。
公司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业务持续实现卓越成果,营收规模同比增长31.07%。